特殊基因或會影響機體血液中有害細菌毒素—脂多糖的水平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2-11-15 19:07 革蘭氏陰性菌的脂多糖轉移到機體的系統性循環中會導致內毒素血癥(endotoxemia)的發生,除了會引發急性感染外,內毒素血癥還會在諸如心血管疾病和肥胖等心臟代謝性疾病中被檢測出來。脂多糖是細菌所產生的一種毒力因子,其常常會通過機體循環引發系統性的炎癥;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Journal of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上題為“Genetic Profile of Endotoxemia Reveals an Association With Thromboembolism and Stroke”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在機體血液中發現了一種與脂多糖水平升高相關的遺傳標志物。 特殊基因或會影響機體血液中有害細菌毒素—脂多糖的水平。 微生物是人體的一部分,而細菌或其組分往往最終會進入機體的血液循環,其中一種細菌組分就是脂多糖(LPS),其是一種毒素;血液中高濃度的脂多糖會引發敗血癥;而較低的脂多糖水平(內毒素血癥)會引發低級別的炎癥。實際上,內毒素血癥通常與肥胖癥發生有關,這或許就能預測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高。 這篇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對1.1萬多名芬蘭人群機體血液中的脂多糖水平進行了測定,隨后對參與者進行全基因組關聯性分析來繪制其機體脂多糖水平與基因組之間的關聯,在進一步分析后研究人員使用了FinnGen隊列,其包含了20萬芬蘭人群的基因組和疾病相關數據。研究者Jaakko Leskela表示,作為一項全新的發現,我們識別出了人類機體基因組與血液中細菌毒素水平之間的明確關聯。 血液凝固和對抗感染的防御力是兩個相互關聯的特征,這實際上有益于傷口的愈合,即必須阻斷機體不斷出血;同時還需要保護傷口免受感染;文章中研究者闡明了內毒素血癥和某些與血液凝固相關的特性基因之間的關聯。本文研究將內毒素血癥與血栓、中風以及其它與血液凝固相關的疾病之間聯系了起來。 因此,對傷口愈合有益的基因或許也與機體中低級別的炎癥之間存在不利的關系;盡管研究人員并不知道這些與血液凝固相關的基因到底是如何影響機體內毒素血癥的,但闡明其之間的關聯或許也向前邁出了一大步。本文研究結果表明,人類微生物組的質量或許對機體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后期研究人員在這一方面的研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然而目前研究者非常清楚的是,本文研究或能幫助開發新方法來研究并治療與內毒素血癥相關的低級別炎癥。 綜上,本文研究結果表明,機體循環中的脂多糖的生物活性或許有一個較小但非常重要的遺傳組分;內毒素血癥與接觸激活通路、血管活性和脂蛋白代謝的遺傳變異直接相關,這些因素在宿主機體防御、脂多糖中和和血栓形成,進而發生血栓栓塞癥和中風方面扮演著非常關鍵的角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