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發現,捕獲鎂離子與CRISPR基因編輯酶相互作用的高分辨率圖像捕獲鎂離子與CRISPR基因編輯酶相互作用的高分辨率圖像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11-06 16:47 被稱為CRISPR的基因編輯技術已經在農業、健康研究等領域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 在發表在《自然催化》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中,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們制作了**張高分辨率的延時圖像,顯示了當CRISPR-Cas9酶切割DNA鏈時,鎂離子與它相互作用,提供了明確的證據,表明鎂在化學鍵斷裂和幾乎同時的DNA切割中都起著作用。 化學與生物化學系教授、分子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長Hong Li說:“如果你正在切割基因,你不希望只有一條DNA鏈斷裂,因為細胞可以很容易地修復它,而不需要編輯。你希望兩條線都被打破,你需要兩個切口緊密相連。鎂在其中發揮了作用,我們確切地看到了它是如何起作用的。” CRISPR-Cas9是最廣泛使用的基因操作工具。該技術使用一種重新定位的酶與DNA結合,允許在基因組的特定位置進行改變。 科學家們已經知道鎂在這一過程中發揮了作用,但不清楚具體是如何發揮作用的,也沒有人能夠近距離捕捉到這一過程的延時圖像。通過利用較慢版本的CRISPR-Cas9,這項研究表明,催化反應中心的鎂離子是近乎同時切割的關鍵。 “我認為很多時候在科學中,即使你可以推斷一些事情,你也想要證明,例如,每個人都知道你需要鎂,但沒有看到它的作用,這不是完整的科學,對吧?”你對它是如何運作的理解程度不同。” 研究人員使用FSU生物科學成像資源的冷凍電子顯微鏡,可以產生接近原子分辨率的圖像,觀察金屬離子和其他原子在CRISPR-Cas9酶內的作用。這使得他們收集的數據不僅證實了他們早期的假設,而且還導致了關于鎂如何協調雙鏈斷裂的驚人發現。 CRISPR于2013年在基因編輯領域**亮相,從那時起,科學家們一直在努力提高其可靠性,并擴大其對各種不同生物和細胞類型的適用性。 “通過改變活性位點——切割目標和非目標DNA鏈的‘剪刀’——我們可以改變Cas9使用替代金屬進行切割的能力,CRISPR還有很多需要探索的地方。” 了解每個元素如何影響酶的功能,可以讓科學家深入了解哪些研究途徑可能產生新的知識和用途。李和她的團隊正計劃進一步研究如何將CRISPR-Cas9重組用于其他目的。
本網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