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大腦中的膠質細胞重編程為中間神經元可減少慢性癲癇發作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2-11-17 10:55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INSERM)和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細胞重編程可以幫助減少小鼠的癲癇發作。他們證實通過將大腦中的膠質細胞重編程為所謂的“中間神經元(interneuron)”---幫助抑制神經網絡興奮的抑制性神經元,大腦中的慢性癲癇發作可以在臨床前的癲癇小鼠模型中得到抑制。這一發現提供了一種潛在的基于細胞的方法來對抗耐藥性癲癇的發作。相關研究結果于2021年9月29日在線發表在Cell Stem 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Reprogramming reactive glia into interneurons reduces chronic seizure activity in a mouse model of mes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

  這項研究特別關注內側顳葉癲癇(mes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 MTLE),這是最常見的“局灶性癲癇(focal epilepsy)”形式,其特點是自發性癲癇反復發作。不幸的是,它也是最為難治性的疾病之一,從長期來看,抗癲癇藥物和切除性手術對許多患者都是無效的。

  這些作者假設,通過一種稱為“體內譜系重編程(in vivo lineage reprogramming)”的過程再生神經元可以幫助減少這些耐藥性癲癇的發生。

  在研究過程中,這些作者證實膠質細胞可以在癲癇小鼠的大腦中被有效地重編程為“誘導性神經元(induced neuron)”,這些誘導性神經元有效地呈現中間神經元的身份,并在大腦中形成突觸連接。他們發現這些誘導性中間神經元能夠減少所研究的癲癇小鼠的自發性癲癇反復發作。

  將膠質細胞重編程為臨床相關的誘導性神經元是治療大腦功能異常的一種新興策略。為了具有治療價值,至關重要的是這些誘導性神經元能夠促進大腦的功能恢復,以恢復失去的大腦功能和/或糾正功能缺陷。

  論文通訊作者、來自INSERM的Christophe Heinrich博士說,“我們的研究發現,將膠質細胞重編程為神經元作為一種基于細胞的策略,可用于再生癲癇中丟失的中間神經元,并對抗耐藥性癲癇的發作。我們相信,將膠質細胞重編程為神經元也可能以作為一種創新戰略,用于治療其他破壞性的神經系統疾病。”

  這些作者如今希望完善這種從膠質細胞到神經元的重編程過程,以改善功能恢復,最終希望將這些發現轉化治療癲癇患者的方法。


相關閱讀
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