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作為一種共同的語言,出現在細胞外囊泡中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4-02-29 16:57 單細胞生物,如細菌和古細菌,已經發展出許多相互交流的方式。例如,他們可能會使用微小的所謂的細胞外囊泡(EVs)——直徑小于200納米(0.0002毫米)的膜包裹包。生物體通過從它們的膜出芽進入周圍的空間來產生它們。這些EVs可以包含各種分子,如酶、營養物質、RNA甚至DNA片段。盡管人們懷疑它們在微生物群落中起著關鍵作用,但對它們的功能或如何產生卻知之甚少。 EVs 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馬克斯·普朗克海洋微生物研究所的蘇珊娜·厄德曼(Susanne Erdmann)和她的團隊,以及來自德國和澳大利亞其他機構的合作者,研究了在死海等極咸環境中繁殖的微生物產生的EVs,這些微生物被稱為嗜鹽古菌或鹽古菌。他們發現他們的EVs在細胞之間運輸RNA——在蛋白質合成和基因調控中起核心作用的核酸。Erdmann解釋說:“顯然,EVs可以作為鹽古菌之間的RNA通信系統。”特別是,EVs運輸具有調節接收細胞過程潛力的特定rna。“我們認為這代表了一種調節整個微生物種群基因表達的溝通機制。有人可能會說,RNA是它們的共同語言,而EV是演講氣球。” 真核細胞中已知的一種GTP酶 厄德曼周圍的團隊也研究了鹽古菌是如何產生這些EVs的。“我們發現了一個小的GTPase——一類在許多基本細胞過程中充當分子開關或計時器的酶——它與更復雜細胞中的GTPase非常相似,” “這是相當驚人的,因為gtpase依賴的囊泡形成以前被認為只在真核細胞內,在膜結合的細胞內隔室之間進行。我們的發現表明,真核細胞內囊泡運輸的組成部分在進化史上的進化可能比之前假設的要早得多。” Erdmann補充說:“迄今為止,很少有研究調查了ev在古細菌領域中的作用。”“在這里,我們證明了喜鹽古細菌中的ev可以運輸RNA貨物,從而幫助細胞相互交流。此外,我們還揭示了這種通信策略進化發展的令人興奮的新見解。我們的研究為進一步研究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囊泡形成之間的進化關系提供了基礎,并可能有助于解決真核細胞的進化之謎。”
本網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