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兩種oh3k36甲基轉移酶與稻瘟病菌的轉錄活性和兼性異染色質的富集存在差異揭示了兩種oh3k36甲基轉移酶與稻瘟病菌的轉錄活性和兼性異染色質的富集存在差異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4-01-19 16:21 浙江大學生物技術研究所在Magnaportheoryzae中發現了兩種oh3k36甲基轉移酶Ash1和Set2,這種酶導致了毀滅性的世界性稻瘟病。作者首先建立了單缺失和雙缺失菌株,檢測了H3K26me2/3的水平。隨后,作者通過ChIP-seq進一步描述了H3K26me2/3在缺失突變體中的詳細占位情況。結合它們的轉錄組,分析了它們的轉錄調控及其與兼性異染色質的關系。 結合RNA-seq和ChIP-seq方法,作者發現Ash1和Set2是M.oryzae中H3K36me2/3活性的冗余必需。此外,Ash1和Set2區分了基因組3k36me2 /3標記區域,并分別與抑制轉錄和激活轉錄存在差異。此外,ash1催化的dh3k36me2與兼性異染色質h3k27me3在染色質上共定位,并且ash1是h3k27me3占據基因富集和轉錄沉默所必需的。由于Ash1和Set2在H3K36me2/3富集和脅迫應答基因轉錄調控中的作用不同,它們在m中對不同脅迫的響應存在差異。oryzae。 總之,作者揭示了兩種H3K36甲基轉移酶催化zeh3k36me2 /3的新機制,它們與轉錄活性不同,并有助于兼性異染色質的富集。總之,這些關于H3K36me2/3分布模式和轉錄作用的新見解拓寬了我們目前對真核生物染色質轉錄的理解。
本網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