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實驗過程出現的?二聚體及非特異性產物,拖尾、彌散,是什么原因?

PCR實驗過程出現的?二聚體及非特異性產物是什么原因?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11-16 16:40

PCR實驗過程出現的二聚體及非特異性產物,拖尾、彌散,是什么原因?

二聚體及非特異性產物

一般小于100bp 的條帶可基本判斷為引物二聚體

主要原因:

· 引物設計不合理,引物自身具有互補性

· 引物濃度不適

· 鎂離子濃度過高,退火溫度過低

解決方法:

· 重新設計引物并進行 BLAST 檢測

· 降低鎂離子濃度,提高退火溫度

· 增加模板用量


拖尾、彌散

現象:電泳出現拖尾、涂抹帶

可能原因:

· 酶用量過多

· 模板純度較低

· dNTP、鎂離子濃度過高

· 循環次數過多

解決方法:

· 減少用酶量或使用特異性高的熱啟動酶擴增

· 純化模板

· 減少 dNTP 用量,摸索鎂離子濃度

· 減少循環次數

相關閱讀
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