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污染類型及解決辦法

細胞污染的主要類型及解決辦法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09-22 13:44

本文匯總了細胞污染的主要類型及解決辦法

一、細胞污染的分類

1、細菌污染

細胞培養基在短時間內迅速渾濁;

②靜置的培養液時不渾濁,但稍加震蕩,就有許多渾濁物漂起;

③顯微鏡下可見培養液中有大量圓球狀顆粒物漂浮;

④細胞停止生長、出現大量死亡;

當細胞出現上述癥狀時,基本可以斷定,細胞發生了細菌污染。

2、支原體污染

生長速率緩慢、活力下降、易脫壁

②細胞形態改變;

③細胞易聚團;

④在顯微鏡下,可見培養液中產生大量碎片(培養基不渾濁);

⑤在培養過程中,培養液很快變黃(意味著培養液中有看不見的大量微生物繁殖,營養被消耗);

由于支原體體型微小,在細胞培養過程中,普通光學顯微鏡很難觀察到,只有在電鏡下才能拍到支原體的照片。細胞培養過程中的支原體污染,會大量消耗培養液中的營養。98%會附著在細胞表面,導致細胞生長狀態發生異常,甚至引起死亡,最終導致實驗數據發生異常。

當細胞出現上述癥狀時,基本可以斷定,細胞發生了支原體污染。

3、真菌污染

①在細胞培養液中會形成淡黃色或白色的漂浮物,肉眼可見,但培養液在短期內不變混濁;

②顯微鏡下可以看見細胞之間或是培養液中,有縱橫交錯穿行的絲狀,樹枝狀或管狀菌絲;

③多數菌絲在高倍鏡下可以觀察到鏈狀排列的菌株,而念珠菌及酵母菌菌株呈卵圓形,散落在細胞上及細胞周邊生長。

當細胞出現上述癥狀時,基本可以斷定,細胞發生了真菌污染。


二、細胞污染的解決辦法

1、細胞培養發生細菌污染了怎么辦?

細胞發生細菌污染時,需要將細胞丟棄,并對培養環境徹底消毒。國際上大多數實驗室會使用Mycoplasma-off?噴霧劑(或濕巾),對超凈臺、培養箱等環境進行徹底消殺。

2、細胞培養發生支原體污染了怎么辦?

對與支原體污染的細胞,優先考慮丟掉細胞,重新培養。

①對于非常珍貴的細胞株(不可再得的)國際上使用Mynox? Gold,做4周左右的支原體祛除持續培養實驗。

②對于非常珍貴的細胞株或生物樣品(無法長期培養的),可使用Mynox?對細胞做3小時左右的祛除支原體處理,處理完畢,沖洗細胞,將樣品放入潔凈的培養液中,重新培養或保存即可。

③對于已經進行到中途的細胞實驗,如果將培養的大量細胞丟棄,會造成高昂的實驗成本損失。對于這樣的情況,補救辦法如下:在培養液中加入10%Zell Shield?(一種新型復合抗生素)。按照廠家建議的方法,配合處理細胞,培養4代以上,基本可祛除支原體污染。

④一些做原代培養的實驗室,為了預防取原代細胞過程中可能會發生支原體污染,實驗人員也可以在培養液中加入10%Zell Shield?(一種新型復合抗生素),培養4代以上,即可撤掉Zell Shield?,此過程可有效預防支原體污染的發生。

3、細胞培養發生真菌污染了怎么辦?

細胞發生真菌污染時,需要將細胞丟棄,并對培養環境徹底消毒,國際上大多數實驗室會使用Mycoplasma-off?噴霧劑,對超凈臺、培養箱等環境進行徹底消殺。


三、加強細胞間管理,是解決細胞污染真正有效的方法

總了各大實驗室的工作流程

1、在正式進入細胞間前,需要在緩沖隔離間佩戴好細胞實驗室專用的防護用具:口罩、防護服、鞋套等,開始實驗前,佩戴好手套。

2、定期使用Mycoplasma-off?噴霧劑(或濕巾),對工作區域徹底消殺(建議半個月一次,但需根據細胞間實際使用頻率決定)。

3、每次實驗開始前,和實驗結束后,用紫外線對細胞間進行照射消毒,實驗操作前用酒精或Mycoplasma-off?噴霧劑對操作人員的手套進行噴涂消毒。

4、在水浴鍋或培養箱水槽的水中,加入0.5%Water Shield?,可確保一個月內水源不會變成支原體、真菌或細菌的污染源。

5、如果細胞間內,發生多株細胞的聯合的支原體污染情況,建議在做上述1-4的操作的同時,將液氮罐,也用Mycoplasma-off?噴霧劑(或濕巾)進行徹底消殺,并更換潔凈的液氮,(液氮罐中凍存的細胞發生支原體污染,也會在液氮中引起污染的的傳播)。

上述內容只分析了生物因素污染,在實際培養過程中,可能還會發生物理或化學污染,請自行排除,本文不再贅述。


相關閱讀
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