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眼睛發現了新冠后持續出現不適癥狀的潛在原因新冠過后為何總感覺疲勞,新研究解釋原因 二維碼
發表時間:2023-08-21 15:02 近三分之一的COVID-19患者在轉陰后仍受到各種癥狀的困擾。這些癥狀包括持續性的疲勞、呼吸困難、注意力難以集中(又被稱為腦霧)和肌肉無力,往往影響患者的生活。盡管長新冠正日益成為重大的全球負擔,但其原因一直難以捉摸。 近日,馬耳他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長新冠患者持續出現不適癥狀的潛在原因。這項發表在《BBA Molecular Basis of Disease》雜志上的研究對開發藥物來治療尚未完全康復的患者具有重要意義。 SARS-CoV-2通過與宿主細胞的ACE2(血管緊張素轉換酶2)受體相互作用進入細胞。因此,ACE2受體是病毒感染細胞的門戶。盡管SARS-CoV-2主要針對呼吸系統,但很大一部分患者的神經肌肉系統似乎也受到了影響。 研究人員推測,ACE2的失活可能是原因之一。在這項研究中,他們利用果蠅模型來研究ACE2的下調是否足以誘發神經肌肉表型。他們發現,ACE2的同源基因Ance或Ance3的沉默會導致明顯的運動障礙,包括運動能力下降和飛行能力受損。 馬耳他大學運動神經元疾病實驗室負責人Ruben Cauchi教授說:“我們的研究清楚地表明,ACE2的耗竭是很大一部分COVID-19患者出現神經肌肉并發癥的關鍵。” Cauchi教授及其團隊長期以來一直使用果蠅來研究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癥(ALS),因為果蠅的遺傳和生物學特性與人類非常相似。 當生物體內的ACE2水平下調后,研究人員發現神經和肌肉之間的交流出現了中斷。神經向肌肉傳遞信息所需的幾種關鍵分子受到了損害。 人們認為,在新冠病毒感染后,多種途徑共同導致ACE2水平下降或抑制其功能。Paul Herrera博士表示:“除了被病毒劫持外,細胞表面的ACE2受體也可能成為自身抗體的攻擊目標,免疫系統會攻擊人體,就像多發性硬化癥一樣。”此外,有報告稱,病毒在初次感染后仍會持續存在很長時間。 馬耳他大學的這一發現揭示了COVID-19感染的長期影響,并有助于人們開發減輕并發癥的治療方法。
本網站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轉載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 |
|